来源于:新浪财经网
我国债市融资功能不断提升 风险防控处置稳妥开展
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杨毅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各项制度逐步完善,各类债券融资额不断提升,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2月,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4307.7亿元;截至2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136.3万亿元。
护航债市发展 制度建设持续深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在丰富企业融资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基础制度建设角度看,近年来,诸多促进债市长远发展的制度稳妥出台落地。以2021年为例,《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风险管理工作指南》等制度办法接连落地,特别是2021年8月,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涉及发行交易、信息披露、评级机构监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定价机制等多方面内容,旨在完善法制、加强监管、统一执法、统筹宏观管理、推进多层次市场建设、拓展高水平开放,《指导意见》重新梳理和规范债市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描绘了债市未来发展蓝图,是近年来债券市场最为重要的文件之一。
今年1月,《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业务暂行办法》发布,对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作出制度性安排,有望为发行人、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
此外,新证券法落地之后,监管部门也在其指导下,对监管制度进行了适应性修改和规范细化,进一步完善公司债券制度规则体系。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认为,2021年,监管部门持续深化制度建设,夯实制度基础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促进债市的规范平稳运行。此外,监管部门还强化了对中介机构行为的约束。
完善发行机制 债券融资比重不断提升
随着债市制度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各类债券融资在总融资规模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36.3万亿元。其中,国债托管余额22.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托管余额31.3万亿元,金融债券托管余额31.9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托管余额31.6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托管余额2.6万亿元,同业存单托管余额14.5万亿元。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市场化债券发行机制,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品种,发行长期国债和基础设施长期债券。这为债券市场发展明确了“路线图”。市场分析人士认为,2022年是“十四五”时期第二年,深化债券市场改革具有重要节点意义,应当抓住实体经济升级的重要时机,通过改革增强债券市场竞争力、吸引力。
联合资信债券市场研究部预计,预期2022年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将为债券市场的发展奠定相对稳定的资金面基础,债券发行量将整体保持稳定。此外,政策将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支持,推动相关领域债券发行量的增长。
多措并举 健全违约处置机制
完善配套制度体系是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对于债券市场违约处置而言,也离不开相关制度建设。健全债务违约处置机制,有助于债券市场更加平稳运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提到,健全债务违约处置机制,依法严惩逃废债行为。
回顾2021年我国债券市场违约情况,联合资信债券市场研究部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在宏观经济修复前高后低、结构性融资分化加剧背景下,我国债券市场新增违约数量有所减少,展期情况显著增多,信用风险有序暴露。2021年,我国债券市场新增23家违约发行人,涉及到期违约债券87期,较2020年和2019年进一步减少。
在今年全国两会开幕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表示,违约债券处置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多措并举,强化制度供给,加快市场建设,在司法保障和监管引导下,逐步形成由市场发挥主导作用、自我化解处置风险的债券市场生态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3月28日,中国银行(3.220, 0.00, 0.00%)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就进一步做好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管理服务有关工作发布通知。该通知提到,稳妥开展风险防控处置。一方面,深化债务融资工具风险防范。完善债务融资工具风险预警全环链建设,加大风险排查和防范力度,及时了解企业的信用风险,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关注,推动企业尽早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另一方面,不断推动多元化处置措施。进一步优化违约与风险处置措施,充实市场化违约处置工具,完善违约债券转让机制,修订违约与风险处置指南,指导有需求的市场机构开展多元化处置,提升违约处置效率和规范性。